林也小院
魚腥草的小故事 之一 魚精與觀音

魚腥草的小故事 之一 魚精與觀音

Jul 23. 2023

傳聞魚腥草是唐僧取經時觀世音菩薩留予人世間的禮物!

傳說在唐三藏西天取經之時,觀音池中的金魚下凡成精,魚精在通天河吃了許多童男童女造虐深重,觀音菩薩顯現出魚籃之像而收服。看著魚精鬧的人間疾苦,觀音悲憫的將功德池中的水草種子散播人間,用以治病救人、普渡萬方。

魚腥草還可被熬成一種像茶的湯汁,有助於過敏的人。

還有一個傳說是,相傳宋朝熙寧年間。沅洲由於大雨滂沱,河水猛漲,沖毀房屋,淹沒農田,沿河兩岸侗民們流離失所。更悲慘的是,雨停水退後,沿河兩岸的侗民以及牲畜大多患了痢疾,整天拉肚子,有人因此死亡。但是沒有人知道得的是什麼病,人心惶惶。

這時在白馬灘侗寨裏,有一個張姓後生對寨子裡的人說魚腥草大概可以治這種病。侗民們半信半疑,死馬當作活馬醫,在吃過這種很臭的草根後,果然病情見好。原來,張姓後生是因為他家常用房前屋後的魚腥草餵豬,左鄰右舍的豬都病了,唯獨他家的豬沒有發病。於是全家人試著挖魚腥草吃,果然全家人的病情大為好轉。

 

魚腥草不只是救命草,它也是救荒野菜,中國《會稽志》提到越王勾踐曾『 採蕺於蕺山 』。『 蕺 』就是魚腥草,勾踐拿來當野菜食用。《名醫別錄》:「生於濕地,山谷陰處亦能蔓生,葉如蕎麥而肥,莖紫赤色,江左人好生食,關中謂之菹菜,葉有腥氣,故俗稱:魚腥草。」只要煮過就沒有腥味,很多人拿來為野菜蔬食。

但是,中國雲南、貴州和鄂西的人稱為「折耳根」,認為它清熱去火,竟愛其腥臭味,食用時是沒有經過川燙。成了吃飯時的重要配料,主要食其根莖;洗乾淨後切小段,拌在米粉、腸旺麵、糯米飯、豆腐中食用。也可川燙後切長段拌醬油、辣醬、蔥、鹽、香油做冷盤,或是炒臘肉。

魚腥草只能吃白根和葉,必須先用冷水泡,再料理。冬春交際時其剛吐嫩芽,味道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