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活的理想頻道》:26 歲買房、30 歲年薪百萬的她,為什麼毅然搬到苗栗鄉下生活?

曾經,年僅 26 歲的蔡致蕙,透過學生時期累積的金融知識,在新北入手了第一棟自己的房子。三年後她賣掉房產,

獲得了兩倍以上的利潤,接著來到 30 歲,年薪突破百萬關卡,第二次換購房產,入手了一間價值超過一千七百萬的房子。

在這個充滿低薪與無力感的「厭世代」裡,致蕙的經歷無疑亮眼,令人羨慕。但是,不過幾年時間,致蕙卻毅然決然拋下光鮮亮麗的台北,

從一個信義區的上班族,舉家搬到苗栗三灣一處磚造小屋,在山河、雞豬、野菜之間,開啟了自給自足的鄉下生活。

究竟為什麼她要拋棄舒適的都市,一家四口搬到樸實無華的鄉村呢?

前陣子台灣大鬧蛋荒,市場雞蛋大缺貨,就連樓下傳統早餐店的阿姨也搖頭嘆氣,說今天沒有蛋餅。

但是,我卻在致蕙分享鄉下生活的 FB 粉專「林也小院 Lives Yard x 心屋」上,

看見她們一家撿拾著放養的無毒雞蛋,絲毫不受外界蛋荒影響。

其實是到了鄉村生活後,才能真正體會到大自然的豐饒。在致蕙打造的林也小院裡,一年四季都不擔心食物的匱乏,

蛋雞產出新鮮的蛋,樹上結出飽滿的柑橘,園裡生長大量野菜,

更別說附近的鄰居時不時提來整袋的自家種植蔬菜水果,用美食來敦親睦鄰。

 

而致蕙一家人,就在這擁有 50 年歷史的紅磚老屋裡,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豐盛的寒暑,至今已來到第五個年頭。

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充實感,與都市中的物質氾濫,有著本質上的巨大差異。

曾經在台北房地產業打滾的致蕙,其實小時候在南投埔里鄉下長大,「從小沒有 3C 和玩具,只有大自然的花草樹木

、蟲魚鳥獸帶給我的美麗驚奇與陪伴。」致蕙回憶。雖然長大後進入競爭激烈的房地產業,但她的心中始終記得那片森林吹來的風。

天性嚮往簡單,喜愛探討事物本質的她,在多年操作財務槓桿、房產買賣之後,漸漸體悟人不應該把居住的地方,當作累積財富的投資工具。

「我開始正視『家』的真實意義,各方評估後,放棄我已操作熟悉的投資思維,決定開始尋覓一塊土地當成自己和孩子真正的家園,

可以繼承足以留存到身後的『無形價值』,與落實愛護自然環境的心意。」而最後,

她找到了位在竹南、頭份附近,離海邊很近,周圍有山有河環繞,自成一片天地的苗栗三灣。

對許多都市人來說,鄉下或許代表了「無聊」,但致蕙卻有截然不同的想法。

「都市裡的『無聊』有一種空虛的感覺,除了流動的人群,比較少能感到『生命』多樣的活力,

以及可以在環境中展現個人『創造』的空間彈性。」

致蕙說,「我也觀察到孩子們因為被強迫和要求跟上某些群體和要求、加上各種環境的限制和壓力、一切以『錢』掛帥,

會被迫尋求單一價值,慢慢失去自發性和自主性,

大人也是,除了被要求的『工作』外,對其他的事物會感到了無生氣和失去動力。」她說。

的確,許多都市人雖活在豐衣足食與高速便利中,卻仍承受著心靈匱乏與茫然焦慮的痛苦。

或許正如致蕙感嘆,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被灌輸了太多制式的觀念,

但這些觀念又不見得符合未來,期待與現實的落差,使我們在人生中感到迷失。

然而都市生活缺乏的,大自然卻默默教會了我們。

「鄉下的生活有趣的是,因為沒有了都市的便利性,所以許多創造力會開始回歸到自己身上,

開始會嘗試自己製作生活上的大小事,思考自己產出的可能性,把日常生活的主導權回歸到自己,

也多了嘗試和犯錯的空間。這樣的生活充滿創造的動能!」致蕙說。

佛洛姆在經典之作《愛的藝術》中,直言發展「創造性人格」,

是體現「愛」的實踐方式,而致蕙在林也小院經營的生活,處處是創造,處處是愛。

光是林也小院,以及後來致蕙在附近打造、專門用來展售當地產物與活動交流的「心屋」,

都是當地人與志同道合人士協力建成,平時,附近鄰居也時不時拿著自耕的蔬菜與無農藥水果,彼此無償分享,

致蕙不禁感嘆:「我們的日常真是極其的豐盛,鄉間的物資往來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信任。」

為了善用自然資源、款待家人親友,致蕙也學會製作各式各樣的好料。

例如某日收到鄰居自栽的高麗菜,她便帶著孩子,從麵粉開始做水餃皮,

餡料混合了高麗菜、米粉、豆乾渣與曬乾長豆等,

包成一個個飽滿又營養的美味餃子,

一整個下午,不僅孩子玩得不亦樂乎,家人也一起度過難忘時光。

有年冬天,林也小院的廚房因整修暫時停用,一家人於是決定到屋外生火,

運用了附近鄰居便利商店的即期豆漿,以及園裡收割的無毒蔬菜,

煮了一鍋香濃的豆漿味噌鍋,另外還烤了紫地瓜、用小院雞蛋炒了滿滿一盤番茄紫米蛋炒飯,

並從樹上隨手摘下多汁的橘子品嚐。吃完了豐盛的晚餐,

一家人在溫暖的火堆邊休息,大人拿出手碟來演奏歌唱,孩子也安靜地聆聽,默默享受著幸福流動的一晚。

什麼是愛?愛就是有意識地創造愛的行為,讓喜愛的人事物包圍環繞,透過付出、照顧與體諒,讓深層的良善連結成長茁壯。

有一次,致蕙從外面回到家,發現讀國小六年級的女兒竟然用家裡種的洛神、

雞蛋、柑橘與百香果,烤了一盤色彩繽紛的創意蛋糕,致蕙一吃大感驚艷,直呼女兒是天才,身為媽媽實在是太有口福了。

對於教育,致蕙說:「我並沒有預期或設定小孩以後會成為怎樣的人、選擇過怎樣的生活,

孩子的美好在於他本質上代表著的是我們沒辦法擁有、也無法設想的未來,

而我知道我所能給他的只是讓他在往後遨遊在那我未知之地時,知道自己從何而來、知道所有一切都離不開天地的賜予。」

致蕙給予孩子的,不是制式、僵硬甚至不合時宜的標準,而是「創造性人格」的心理技能。

就像從小在廣闊天地間長大的她體悟的,大自然能為我們奠基強大的「隱實力」,

包括洞察力、適應力、幸褔力、創造力等,而這些與人的本質連接的素質,將成為我們內心的指南針,

讓我們在無常與混亂的世界裡,無論遭遇什麼風浪,都能保有自己的節奏與方向感。

這也是致蕙一開始決定離開城市的原因。

「我想先建立安全的時空,讓孩子了解自然的本質樣貌,以及自己的根本需要,奠基了這些基礎後,

仍有向上選擇消費與否的自由空間,而非被群體消費主義的恐懼和匱乏、比較或誤把『想要』當『需要』的盲目牽動著。」

致蕙說,「如果生活在城市,我覺得適時的轉換環境是必要的,包括輕便的旅行、踏青、思考、感受自我的需要、

嘗試斷食或自煮、試試看一天不外食等等,給自己一個『放空日』,斷絕外部干擾,重新找到生活的步調和自主的選擇權。」

林也小屋的中央,有一處透天光的空地,站在家裡面,只要天氣好,仰頭就能看到星星。
身邊圍繞著深愛的事物,人與人之間深刻連結,家人被土地餵養著……這是致蕙理想生活的面貌。

許多都市人常常說,「退休後再搬到鄉下。」但致蕙卻認為這樣的「夢想」其實不切實際。

「到鄉下最大的困難之一,是原本在都市熟悉的人脈、支持系統與人際圈頓時打回原點,

就連我待在城市的時間也不算很長都覺得很難適應,何況花了大半輩子熟悉的圈子呢?」

致蕙說,「更別說大量的身體勞動,還有技巧的重新鍛鍊了。另外還有『自然文盲』的問題,

雖然自己鄉下長大而且特別關注植物花草等自然資訊,算是比一般人都熟悉和適應自然的環境,

但一開始仍因為脫離自然的落差讓我看著環境有一種茫然感,但還好都只是一時,後來都能充分認知、適應良好。」

理想生活的打造,永遠不是「以後」,而在「現在」,重點只是你是否真正釐清了你當前人生的優先順序,

抑或一切只是紙上談兵?

或許答案就在致蕙於林也小院官網上寫的:「做對的事真的能賺錢嗎?如果真的可以的話,

做之後世界真的會變更好嗎?我們一起走上這樣的實踐、以求給出自己的答案!」

 

「 那是我年輕時一心向外尋找美食時所疏忽掉的美味。當我們不停向外尋找時,會產生沒有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的錯覺。但如今我認為,家常菜的厲害,在於它才是塑造這個社會、傳承精心培養的美味,而且是其人死後即消失不見的唯一絕對味道。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,一定會吃膩家裡的食物,經常買外面的東西吃,或是放學時在外面解決晚餐,或吃垃圾食物,總要這樣繞過一圈後,才會發現這一點吧。」

—— 吉本芭娜娜 《食記百味》